石家庄上门按摩
 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【返回】

       从白家桥的大肉面说到马复兴点心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--------李寿生
                 
  三十多年前,一个繁星满天的夏夜,年过七旬的父亲躺在磨得发亮的竹椅上,摇动芭蕉扇,给我讲述东门白家桥和大肉面的故事——

  白家桥在明代不叫白家桥,叫政成桥,桥两岸姓白的很多。后来,这姓白的出了一个大亨,在京城做官。从前有钱的人不仅生前荣华富贵,死了还想留名青史。他朝思暮想将这政成桥改名为白家桥,以此来光祖耀宗。他信奉孔老二的话:“君子喻于义,小人喻于利。”终于想出一条绝计。他吩咐家人在政成桥堍开了一个面馆,上书:凡行人到此叫一声白家桥,可食一碗大肉面。那时候,不要说乡下人进城粜粮卖柴饥肠辘辘,即使是城里人吃碗大肉面也并非易事,而喊一声“白家桥”不过是启齿之劳。于是乎,政成桥堍白家面馆门庭若市,慕名前来食大肉面者络绎不绝,“白家桥,白家桥”喊声此起彼伏。不料,此事恼怒了常州城里一位赫赫有名的讼师叫卜灵望,他拍案而起,与姓白的官司打到京城。后来,卜灵望的官司虽然赢了,但他却无力消除“白家桥”在四面八方的影响。从此“白家桥”便以假乱真,流传二百多年,直到今天……

  这则故事多么传神,它说明大肉面在明代就是一道非常有诱惑力的传统食品。“马复兴吃点心,大光明看电影。”旧时的常州,这在人们心目中已是共产主义的生活标准了。如同前苏联的土豆烧牛肉加芭蕾舞就是共产主义一样。在马复兴的诸多名点中,我非常欣赏的还是那碗大肉面。雪白的面条下在红汤中半浮半沉,上面复盖着的一块大肉半肥半瘦,黑红相间,油而不腻,色香味具佳,令人百吃不厌。

  马复兴点心店在怀德桥下重开,受到了常州市民的欢迎。每天的大肉面供不应求。时代进步了,市民们重油重糖的饮食口味也变化了。但马复兴的小笼馒头、大肉面、大麻糕、油煎馄饨仍然受到追捧,这是为何?道理并不深奥,它说明了一个地区的饮食文化源渊流长,人们的饮食习惯根深蒂固。俗话说:一方水土养一方人。常武地区的鱼米之乡,常州做工精细、口味偏甜的小笼馒头、大肉面、大麻糕、油煎馄饨、萝卜干,养育了世世代代的常州人,造就了常州人的吴侬软语,也造就了常州人精明能干的细腻风格。同样,北方的大葱煎饼二锅头,也造就了“燕赵多壮士”的豪爽气慨。“大碗喝酒大块吃肉”与梁山好汉“路见不平一声吼”侠义肝胆是联系在一起的。由此可见,饮食与文化,特色饮食与地域人群的性格密不可分。地方特色小吃,只要做得好,做出名牌,或保 持名牌,终究会有市场,会拥有广大的顾客。民以食为天嘛!

  新开的马复兴点心店,已经赢得了广大市民的信任。只要传承马复兴的点心特色,把服务质量、培训员工这些基础工作做好做扎实,我相信,马复兴这朵古老的餐饮奇葩一定会大放异彩的。

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李寿生 1946年生,常州郊区新闸人,笔名余姚后人,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,江苏省杂文学会理事。曾任《常州日报》副刊部副主任,《常州晚报》编委兼副刊部主任,常州市杂文学会会长,常州市文艺评论学会副会长,常州市钟楼区政协常委等。著有诗歌集《踏遍青山》、散文集《唱春风情录》、《我的乡村》